趙城虎


手稿本原題「虎子」,塗改。

趙城嫗,年七十餘,止一子。一日,入山,爲虎所噬。嫗悲痛,幾不欲活,號啼而訴于宰。 「于」:鑄本、異史本作「之」。宰笑曰:「虎何可以官法制之乎?」嫗愈號咷,不能制止;宰叱之, 此上二十字:二十四卷本無「何」、「宰」二字,「乎」作「耶」,「咷」作「跳」;鑄本、異史本「止」作「之」。亦不畏懼。又憐其老,不忍加威怒,遂諾爲捉虎。嫗伏不去, 「加威怒,遂諾爲捉虎。嫗伏不去」:手稿本原作「加威怒,遂紿之曰:『爾歸,我便捉虎,償殺人罪。』嫗伏不去」,塗改;鑄本作「加以威怒,遂紿之,諾捉虎。媪伏不去」;異史本、二十四卷本「遂」下有「紿之」二字。必待勾牒出乃肯行。〔何評〕奇。宰無奈之,即問諸役:「誰能往者?」 「無奈之,即問諸役誰能往者」:手稿本原作「無奈之,即判捉虎,問諸役誰能往者」。此中「往者」,鑄本、異史本作「往之」;二十四卷本「奈之」作「奈之何」,「往者」作「任之」。一隸名李能,醺醉,詣座下, 「座下」:二十四卷本作「前」。自言能之,持牒下,嫗始去。隸醒而悔之,猶謂宰之偽局,姑以解嫗擾耳,因亦不甚爲意,持牒報繳。 繳:〔何註〕音皎,俗謂還也。宰怒曰:「固言能之,何容復悔!」隸窘甚,請牒拘獵户,宰從之。 「請牒拘獵户。宰從之」:手稿本原作「告曰:『果欲捉虎,便須拘集獵户。藐兹一身,何能探虎穴?』宰即判獵户催比」,塗改。隸集諸獵人, 鑄本「集」下無「諸」字。日夜伏山谷,冀得一虎,庶可塞責。月餘,受杖數百,冤苦罔控。 「受杖數百,冤苦罔控」:手稿本原作「受杖數百,竟不以獲,冤苦罔控」,塗改。遂詣東郭嶽廟,跪而祝之,哭失聲。無何,一虎自外來,隸錯愕,恐被咥 咥:〔何註〕徒結切,嚙也。易·履:「覆虎尾,不咥人。」噬。虎入,殊不他顧,蹲立門中。隸祝曰:「如殺某子者爾也, 「某子者」:青本作「某子」。其俯聽吾縛。」遂出縲索縶虎頸, 「縶」:二十四卷本作「繫」;「頸」:鑄本作「項」。虎貼耳受縛。牽達縣署,宰問虎曰:「某子,爾噬之耶?」〔王評〕此問亦奇。虎頷之。宰曰:「殺人者死,古之定律。且嫗止一子,而爾殺之, 「爾」:二十四卷本作「汝」。彼殘年垂盡,何以生活?倘爾能爲若子也,我將赦之。」 「赦之」:二十四卷本作「赦汝」。〔馮評〕此公循吏可知,否則虎何可爲子也。予有笑判云:「曾聞苛政猛於虎,又道紛紛虎渡河,若教山君可作子,食盡人間爺娘多。」虎又頷之。〔但評〕拘虎罕聞,鞫虎更難置語。而乃縛之牽之,易如羊豕;且索之供而首肯,繩以律而心應,豈惟嶽廟之靈,或亦宰官之德所感。乃釋縛令去。嫗方怨宰之不殺虎以償子也, 「怨宰之」:青本作「怨宰」。遲旦啟扉,則有死鹿。嫗貨其肉、革,用以資度。自是以爲常。時銜金帛擲庭中,嫗從此致豐裕。 「從」:青本作「由」。奉養過於其子,心竊德虎。虎來,時卧簷下,竟日不去。人畜相安,各無猜忌。數年,嫗死,虎來吼於堂中。嫗素所積,綽可營葬,族人共瘞之。墳壘方成,虎驟奔來,賓客盡逃。虎直赴冢前, 二十四卷本「瘞」作「葬」,無「賓客盡逃,虎直」六字。嗥鳴雷動,移時始去。 「始去」:二十四卷本作「乃去」。〔但評〕虎代子職,生而能養,死且盡哀,奈何以毛裏顧復之人,而竟不如虎!土人立「義虎祠」於東郊,至今猶存。 「東郊」:鑄本、異史本、二十四卷本作「東郭」。異史本「存」下有「焉」字。

阮亭云:「王于一所記孝義之虎,予所記贛州良富里郭氏義虎,及此而三。何於菟之多賢哉!」 「阮亭云……多賢哉」:諸參校本無此評。

〔何評〕虎義矣,豈亦宰之仁政有以使之然歟?觀其不加威怒於媪,而諾爲捉虎,是豈俗吏所能?宰庶幾其不爲趙城虎者。

〔方評〕趙城嫗竟得此虎子哉!方虎噬其子,向邑令以求伸,是欲執鬼縛魅也。脱非老嫗,鞭箠且不免,何能伏虎?此所謂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」也。吾又思夫虎究非人,猶能生則致養,喪則致哀以悔禍,彼虎而冠者,所在多有;且日肆其爪牙以弱肉强食爲固然,而不知稍戢,則猛於虎者矣。安得卞莊子盡刺而臠切之,庶虎風其不行與。

〔校記〕(底本:手稿本 參校本:青本、異史本、二十四卷本、鑄本)